<li id="f3b9a"><tr id="f3b9a"></tr></li>
<th id="f3b9a"></th>
<th id="f3b9a"></th>

    <nav id="f3b9a"><big id="f3b9a"><video id="f3b9a"></video></big></nav>

      1. <button id="f3b9a"><acronym id="f3b9a"></acronym></button>
        媒體/合作/投稿:010-6581568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發郵件

        為助力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谷騰環保網隆重推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技術與企業新媒體傳播計劃》,七大新媒體平臺,100萬次的曝光率,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帶來最大傳播和品牌價值。

            
        谷騰環保網 > 新聞信息 > 正文

        加快建設歷史遺留礦山污染防治環境監管和技術體系

        更新時間:2022-10-12 10:52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 閱讀:1294 網友評論0

        【谷騰環保網訊】歷史遺留礦山是指現狀廢棄、今后不再進行采礦活動,由政府承擔治理恢復責任的廢棄礦山。早期我國一些地方礦山開采粗放發展、生產規模小、工藝技術落后、環境意識淡薄,一些地方私挖濫采現象較為突出,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嚴重。關閉形成歷史遺留礦山后,整治技術難度大、資金需求量多,是我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的難點之一。

        歷史遺留礦山污染防治與風險管控迫在眉睫

        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歷史遺留礦山的污染防治與風險管控工作總體滯后。2018年以來生態環境部網站上公開曝光的礦山生態環境整治突出問題包括:違法開采、野蠻開采、變相躲避生態環境整治責任;生態環境整治進程嚴重滯后;歷史遺留礦山固體廢物不規范堆放,淋溶水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體,尾礦庫環境風險隱患突出。其中,礦山固體廢物不規范堆放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突出,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資源,還直接影響流域水環境質量和區域生態功能的安全性。

        2021年12月,生態環境部發布《“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提出以湖南等礦產資源開發活動集中省份的重有色金屬、石煤、硫鐵礦等礦區為重點,開展涉重金屬礦區歷史遺留固體廢物的整治工作。分析各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關于礦山污染防治方面的內容可以發現,涉重金屬采選活動較為集中的湖北、湖南、四川、甘肅等省從礦山污染防治、尾礦庫風險管控、綠色礦山建設等方面強化了整治任務的設計。

        今年9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污染狀況調查評價技術方案》及配套技術文件,標志著黃河流域沿黃九?。ㄗ灾螀^)將在生態環境部的統一領導下,全面開展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污染調查評價工作,為后續全面系統實施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污染防治與環境監管、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治理重大工程項目奠定基礎。

        當前,我國未建立系統有效的歷史遺留礦山環境監管制度體系。歷史遺留礦山與在產礦山企業相比具有不同的環境監管特點。在產礦山企業在綠色礦山建設和日常環境監管要求下,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排污許可制度、清潔生產制度、達標排放制度等,具有相對完善的環境監管體系。但歷史遺留礦山則不同,現行針對有責任主體的污染企業各項環境監督管理制度并不能完全適用無主或責任主體滅失的歷史遺留礦山的環境監管。當前,對歷史遺留礦山的環境監管主要是從水體水質環境達標、土壤污染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控等角度出發,缺乏專門針對歷史遺留礦山污染特點的污染防治監管制度。

        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制度、土地復墾制度、核查制度和清單管理等在實施過程中側重于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環境恢復、土壤結構重構和生態植被恢復等,但對于礦山環境污染問題的整治關注不足。礦山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工程脫節,部分地方實施的生態修復工程被稱為“蓋被子”工程,環境污染問題依然存在,水體水質改善不明顯,土壤、地下水污染風險未得以有效控制,綜合整治效果不佳。

        由于對歷史遺留礦山生態環境監管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足,歷史遺留礦山污染防治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標準體系建設滯后。目前歷史遺留礦山調查過程中主要參考和借鑒固體廢物調查、建設用地土壤調查、農用地土壤調查等方面的技術規范,這些調查類規范不能完全適應歷史遺留礦山(區)環境污染和環境影響的特點。歷史遺留礦山(區)污染評價、風險評估、工程勘察、整治標準、方案設計、績效評價、跟蹤監測、成效評估等方面的技術規范和標準缺失明顯,使得我國歷史遺留礦山環境調查、污染防治工程建設和成效評估缺乏有針對性的、系統的技術規范和標準體系進行支撐。

        加快建設歷史遺留礦山環境監管制度和技術支撐體系

        “十四五”時期,為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補齊歷史遺留礦山環境污染問題的短板,應高度重視并加快建設我國歷史遺留礦山環境監管制度和技術支撐體系。

        首先,建議盡快制定加強我國歷史遺留礦山污染防治與風險管控的指導意見,確立歷史遺留礦山污染調查制度、歷史遺留礦山污染源清單制度、污染調查與風險評估制度、整治工程管理制度、跟蹤監測與成效評估等制度,建立并不斷完善我國歷史遺留礦山環境監管制度體系。

        其次,及時搭建起以重金屬污染為主的,包含硫鐵礦、石煤礦等非金屬礦在內的歷史遺留礦山污染防治與風險管控技術規范體系框架。組織制定歷史遺留礦山生態環境調查評價技術規范、歷史遺留礦山水文地質調查技術規范、廢棄礦硐詳細勘察技術規范、歷史遺留礦區環境污染風險評估及等級劃分技術規范、歷史遺留礦山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編制技術規范、廢渣和礦硐污染防治與風險管控技術規范、歷史遺留礦山綜合整治工程驗收技術規范、礦區跟蹤監測與整治成效評價技術規范等,形成“調查—評估—分級—整治—驗收—跟蹤—評估”全過程的技術體系。

        第三,廣泛征集并確定出一批典型的、不同污染類型和不同風險水平的污染整治與風險管控國家試點項目,在試點過程中不斷積累工程建設經驗,推進技術規范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第四,對歷史遺留礦山連片的污染礦區,應高度重視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的編制。在統一指導下,分區域、分階段,科學有序、經濟有效地推動礦區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不斷降低區域環境風險,持續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加快歷史遺留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規劃技術規范的編制,規范和提高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編制的技術水平。

        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關于“加快建設歷史遺留礦山污染防治環境監管和技術體系 ”評論
        昵稱: 驗證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谷騰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高清
        <li id="f3b9a"><tr id="f3b9a"></tr></li>
        <th id="f3b9a"></th>
        <th id="f3b9a"></th>

          <nav id="f3b9a"><big id="f3b9a"><video id="f3b9a"></video></big></nav>

            1. <button id="f3b9a"><acronym id="f3b9a"></acronym></button>